第394章 采买
刘光天踏着晨露,沿着山路向镇上走去。
他一边走,一边在心里盘算着。
直接给钱?他确实能让他们一夜之间成为人人艳羡的“富豪”。
或者立刻带他们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,去城里开始全新的生活?
想到这里,他不由得放慢了脚步。
这些念头虽好,却都太急了,也太冒进了。
情感的建立需要时间,就像这山间的晨雾,总要等到日头升高才会慢慢散去。
“先待一段时间再说吧。”他在心里对自己说,“等到真正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,等到他们打心底里信任我,再谈以后。”
到了镇上,他逛了一圈,想给三个姐姐买几身像样的衣裳,却发现镇上卖成衣的可选性非常少。
“看来镇上是不成了。”他站在尘土飞扬的街口,望着即将发往县城的破旧班车,心里当即做了决定。
挤上那辆哐当作响的老式班车,车厢里弥漫着烟草、汗水和汽油混杂的气味。
刘光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看着窗外的乡野景色缓缓后退,最终被更开阔的田野和逐渐增多的屋舍取代。
当班车摇晃着驶入“清源县城”的汽车站时,一片远比乡镇繁华的景象展现在他眼前。
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,行人多了起来,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——这里,才可能有他想要找的东西。
刘光天没有直接去衣服店, 他来到县城农机站,他要买辆车,走路太费时间了。
他看着农机站大院里的车,清一色是拖拉机和几款国产摩托车。小轿车?在这个年代的县城里确实不可能有。
忽然,他的目光被角落里一辆造型流畅的摩托车吸引——铃木gs125,正是后来被人们称为“铃木王”的那款经典车型。
没想到在这个小县城,居然能看到日本原装进口的摩托车。
“同志,看车?”
农机站的工作人员走过来,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辆铃木,
“这是日本原装进口的,性能没得说,就是……”
他顿了顿,打量着刘光天这一身朴素的衣着,“价格比较贵。全县就这一辆,一直没卖出去。”
“就要这个。”刘光天几乎没有犹豫,“多少钱?”
“一万五。”工作人员报出这个天文数字时,紧紧盯着刘光天的脸,准备捕捉他脸上的震惊与退缩。
这个价格,足以在乡下盖好多间大瓦房。
刘光天闻言,只是微微点了点头,这个价格才符合他的认知。
他没有说话,伸手摸了摸油箱上光滑的漆面,冰凉的金属触感。
“能试车吗?”他平静地问。
工作人员愣住了,能面不改色听到这个价钱的人,他还没见过。他还没来得及反应,刘光天已经利落地跨上车,熟练地检查油门、离合和刹车。
发动机应声启动,发出沉稳而有力的轰鸣。
刘光天感受着座下传来的均匀震动,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——就是这种感觉。
“手续能今天办完吗?”他熄了火,语气寻常得像在问一斤青菜多少钱。
“能……能!”工作人员回过神来,语气已带上敬意,“就是这货款……”
刘光天不再多言,假意从随身的帆布包里,实则从空间里取出厚厚未拆封条的大黑拾,整整十五捆,推了过去。“点一点。”
看着柜台上一大堆钱,工作人员咽了口唾沫,手都有些发抖。
刘光天又单独拿出200元放在上面:“这两百,是辛苦费,麻烦同志把牌照手续都办利索了。”
“您放心!绝对办好!”工作人员的声音都提高了八度,态度恭敬得近乎殷勤,
“我这就给您开票!加油的话,往前两个路口右转就有加油站!”
工作人员的效率出乎意料地高,不到一个钟头,所有手续便已办妥。
当刘光天骑着那辆崭新的红色“铃木王” 驶出农机站时,鲜艳的车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浑厚有力的引擎声如同它的颜色一样热情而张扬,立刻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目光。
他骑着这抹流动的红色在县城的街道上穿梭。
夺目的红色车身不断切割着风,也在每一个路口斩获着无尽的注目礼。
他先去百货大楼,给三个姐姐挑了最时兴的衣服和牛皮鞋;
也给父母各自选了一身舒适体面的成衣和鞋子。
又去副食品店称了好几斤五花肉和排骨,割了一条火腿;
最后还不忘买上好几包女人家坐月子吃的红糖和红枣。
崭新的红色铃木王摩托车货架上,很快就堆满了大包小包。
一个骑着红色进口摩托车、穿着皮夹克的男人——在1988年的清源县城,他无疑成了街上最引人注目的风景。
所到之处,总能引来一片羡慕与好奇的目光。
"这是哪来的大老板?"
"瞧那摩托车,怕是比县长坐的小车还贵哩!"
路人的议论声中,刘光天只是稳稳地握着车把,感受着风从耳边掠过的自由。
这一刻,他确实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。
采购完毕,刘光天未作停留,骑着满载年货的摩托车径直返村。
当熟悉的院落终于出现在视野尽头时,他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——院门外竟三三两两地围了不少村民,人群中隐隐传来压抑的啜泣声。
他心头猛地一紧,立即加大油门。
摩托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在村民们惊愕的注视下,他一个急刹停在院门口,也顾不上下车,隔着人群就朝院内高声问道:
“出什么事了?”